在第六屆山西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(以下簡稱“山西文博會”)期間,云岡研究院展區內2.5米的佛首和長達9.1米的南壁七立佛,成為展會的亮點之一。此外,展區內設置的元宇宙體驗區、數字VR、文物修復拼圖小游戲等活動,吸引不少民眾圍觀。
此次山西文博會,云岡研究院以“永恒的經典——云岡石窟的價值發掘與保護利用”為主題首次以獨立參展單位參展。
拓印體驗區排起長龍,“大家還是比較愿意去體驗和感受的,通過自己動手,最后的作品還可以互相對比,做完以后還是很開心的,而且各個年齡層,老人孩子都有參與?!痹茖芯吭汗ぷ魅藛T李朋飛介紹。
拓印是一種比較傳統的工藝,在過去都是用在文物修復工作之前記錄文物的基本信息,隨著現代數字化技術、三維掃描技術的大量運用,拓印的必要性逐漸被取代,如今更多是種文化體現。李朋飛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,傳達云岡的一些北魏歷史文化與藝術,培養大家對中國古代歷史的興趣。
云岡石窟第18窟高近20米,體量龐大,并且石窟由大量復雜曲面構成,利用傳統的三維虛擬展示技術很難完整表現全部細節。本次展出的云岡石窟第18窟“多人沉浸式交互系統”以虛擬現實技術為紐帶,綜合運用三維激光掃描技術、計算機圖形技術等,對洞窟進行高精度測量和三維重建,實現場景1:1寫實再現。
乘輪椅游覽的王建國體驗VR眼鏡后感嘆,“我出行不方便,能近距離看看石窟很滿足很開心”。VR眼鏡體驗突破時間和地域限制,為現場的體驗者營造現場感和參與感,讓不可移動文物“活起來、走出去”。
展區內“數字云岡—元宇宙”也是首次面向公眾,“元宇宙”圍繞“文明探索”構建云岡石窟各類主題臨展數字空間和館藏文物展示,現場的觀眾可以創建虛擬分身進入其中,通過觸屏進行線上云游覽體驗,在虛擬世界中自由互動,體會“數字云岡”的意象。
在展廳內陳設的“第20窟佛首”“西立佛”“七立佛”等大型石窟都是等比例的3D打印復制品,為了突出實景、實物展示,利用3D打印技術直觀地拉近了不可移動文物與游客的距離,全方位向觀眾展示云岡石窟的文化魅力與內涵。
值得一提的是,展區的“C位”是130余塊大石頭,云岡研究院工作人員梁國興介紹說,這些石塊不是普通的石頭,是1992年云岡研究院在考古發掘中挖掘出來的20窟西立佛殘塊的3D打印復制品,而且利用殘塊打造了線上的虛擬修復小游戲,通過掃碼互動的形式,直接參與虛擬修復工作。 (范舒琪)
轉自:中國新聞網
【版權及免責聲明】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,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“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”,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。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,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。版權事宜請聯系:010-65363056。
延伸閱讀